在2025年的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比亚迪纯电动卡车的亮相成为了焦点之一。这张由中国企业打造的新能源重型运输工具,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新成果,也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回溯到13年前,英国广播公司的知名汽车节目《疯狂汽车秀》曾对中国汽车的评价颇为悲观,认为中国汽车缺乏自主技术,前景堪忧。然而,时过境迁,当该节目在2025年再次对中国汽车进行测评时,主持人汤姆·福特发出了由衷的赞叹,称赞中国新能源汽车性能卓越、工艺精湛、配置全面,与昔日的评价大相径庭。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企业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和创新。欧洲汽车市场分析机构Dataforce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国家的销量同比增长了78%。中国已经成为欧盟第三大汽车出口市场,仅次于英国和美国。中欧之间的汽车产业合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在欧洲街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越来越常见。上汽大通纯电动物流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批车辆被德国敦豪集团批量采购,用于欧洲的物流配送网络。敦豪集团全球货运相关负责人艾若馨表示,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从尝鲜转向了信赖。她预计,到2030年,敦豪集团在欧洲“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中,新能源车的使用率将超过66%。
长安汽车也在欧洲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在挪威的首家旗舰店已经正式运营,而长安深蓝S07也成为了当地民众的新宠。长安汽车不仅在新车上市和门店开业上实现了零时差,还构建了包括仓储、售后、保险在内的一站式服务网络,为欧洲消费者提供了系统性的服务。
比亚迪在欧洲的布局同样引人注目。其欧洲总部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承载着销售与售后、车辆认证及测试、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等多重职能。比亚迪还在匈牙利科马罗姆市建立了电动大巴和卡车工厂,并计划新增智能产区,以满足欧洲市场对零排放公共交通的迫切需求。
中欧新能源汽车合作的深化,不仅体现在产品出海上,更体现在生态出海上。中国车企不仅向欧洲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物流企业和保险服务商的合作,构建了完善的服务网络。这种系统性的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口碑,也促进了中欧汽车产业的共同繁荣。
中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中国敏实集团与法国雷诺集团联合投资的电池盒生产线已经启动生产,宁德时代也在德国、匈牙利和西班牙建设了电池工厂。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中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象泰配资-在线股票配资网-证券股票配资-免费杠杆配资门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